你见过草地“长”出比赛场馆吗?
成都世运会这波操作,直接把27个竞赛场地全改成了“临时建筑”,连看台都是租来的!
要知道,这种国际赛事以往可都是砸钱盖新馆的节奏,这次居然靠“能改不建”省下几个小目标,连飞盘比赛的帐篷赛后都要拆掉还公园原貌——这恐怕是史上最“抠门”的世界级运动会了。
走进成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扑面而来的不是豪气冲天的崭新设施,而是一排排蓝白相间的租赁座椅。
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那套二手淘来的音响系统,这玩意儿在比赛结束后还得原样退给供应商。
“UPS电源?租的!LED大屏?赛后直接搬去教学楼!”场馆负责人说得理直气壮。
隔壁游泳馆更绝,池水泛着通透的蓝,四周却见不到什么崭新设备——原来连裁判席用的都是折叠桌椅,比大学生宿舍家具还朴素。
桂溪生态公园的改造方案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上周还见情侣们野餐的草坪,转眼冒出个飞盘赛场,看台支在帐篷底下活像巨型野营现场。
施工队压根没动土,所有构件都是像乐高积木似的拼装上去的。
最绝的是那块电子记分牌,活动方专门选了能塞进卡车的尺寸,据说闭幕式当晚就要拆走。
公园管理处的小哥叼着冰棍说:“等比赛结束,你们连根钉子都找不着。”
四川省体育馆的操作更让人拍案叫绝。
去年办乒乓球赛剩下的板房,今年直接改成了泰拳选手的更衣室。
五百多平米的临时建筑循环利用,省下的钱够买二十套职业拳击手套。
场馆负责人带着记者转悠时,突然掀开某块地板——底下居然藏着去年混合团体世界杯的电路接口!
“这玩意儿我们测试了八遍,比新装的还靠谱。”他踩了踩地板,灰尘里露出半截没撕干净的赛事标签。
要说精打细算,成都世运会组委会有套“魔改”哲学。
27个场馆清一色旧改新,连颁奖台都用可降解材料3D打印。
田径场的塑胶跑道是拿大学旧操场翻新的,打磨时工人数着毫米级刻度施工;沙滩排球场的沙子来自都江堰河道清淤,筛洗时还混着几粒成都平原特产的鹅卵石。
有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要不是跳水项目实在没法将就,他们连跳板都想用二手货。
那些看似寒酸的细节里,藏着令人咋舌的巧思。
地掷球赛场的地板能像拼图一样拆解搬运,赛后直接变成社区健身中心的地基;无人机竞速的障碍物用的是可回收碳纤维,组委会早和本地航模协会签好了转让协议。
就连运动员村的床铺都暗藏玄道——框架全用四川本地的速生竹材,赛后拆了能当有机肥料。
在成都街头,世运会氛围浓得化不开。
公交站牌贴着“低碳观赛指南”,地铁口志愿者举着“共享单车优先”的指示牌。
小吃摊主们聊得热火朝天:“听说颁奖花束用的都是郫县大棚的边角料花枝?”“可不是嘛,奖牌挂带还是回收塑料瓶纺的!”最绝的是主媒体中心的咖啡杯,撕开外层贴纸,露出的杯身赫然印着某品牌半年前的促销广告——这波二次利用,连环保主义者都直呼内行。
赛事总监办公室里挂着张特殊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每个临时场馆的“生命倒计时”。
从开幕式那天起,就有专组记录哪些脚手架该在第几天拆除,哪块电子屏要赶在哪个雨季前转运。
有记者追问为何如此大费周章,总监笑着打开手机相册:照片里去年测试赛用过的隔离栏,此刻正在三十公里外的社区学校当防护栅栏。
演播室灯光刺眼,侯英超盯着镜头前的数据板突然沉默。其他解说追问他对身兼三项的林诗...
特约记者丁旭报道本周四正值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中超联赛第10轮将拉开战...
近日,CBA最顶级组织后卫徐杰未能入选中国男篮最终12人名单令无数人唏嘘,难道这...
西班牙那边刚传来的大消息:萨拉戈萨队长洛佩斯提着行李直奔济南体检! 这老哥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