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日本阻挠多国参与中国九三阅兵,背后究竟在惧怕什么?

发布日期:2025-09-02 03:25点击次数:129

2025 年 8 月 27 日讯,在我国即将于 9 月 3 日举办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式之际,日本政府于 8 月 24 日通过驻外使馆向欧亚多国递交外交照会,试图阻挠这些国家参与相关活动。日方宣称中方纪念活动 “过度聚焦历史”“带有强烈反日情绪”,甚至直言此举是为 “防止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在国际间扩散”。这一反常的外交动作,不仅凸显出中日两国在历史认知上的巨大分歧,更将东亚地区长期存在的历史记忆争议与现实战略博弈,再次推向国际舆论的核心。

一、日本阻挠背后的深层焦虑:历史叙事崩塌与战略野心暴露

日本之所以急于干涉中国的九三纪念活动,本质上是源于双重 “惧怕”,既怕历史真相被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也怕自身的战略布局被打乱:

1. 怕 “侵略历史共识” 巩固,自身 “受害者叙事” 破产

长期以来,日本试图通过淡化侵略历史、塑造 “二战受害者” 形象(如聚焦广岛长崎核爆议题),模糊其在二战中的加害者身份。而中国举办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恰恰是对历史真相的重申 —— 尤其是《南京照相馆》等影视作品在亚洲乃至全球引发的共鸣,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看到日本侵略的史实,直接反衬出日方长期经营的历史叙事的脆弱性。日本担忧,若多国参与中方纪念活动,将进一步巩固 “日本侵略历史负责” 的国际共识,使其在道义上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2. 怕军事正常化进程受阻,战略扩张意图被对冲

近年来,日本加速推进军事正常化:将 “加贺号” 直升机航母改造为真正航母、大幅提升防卫预算、采购远程进攻性武器(如战斧巡航导弹),甚至试图突破 “和平宪法” 限制。而中国通过纪念活动宣示历史正义,本质上也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的信号,这无疑会对冲日本军事扩张带来的战略压力。日本担心,中方的历史叙事若获得更多国际认同,其军事正常化进程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国际审视,甚至影响与盟友的合作信任。

二、中国的回应:以历史真相为盾,以和平信念为矛

面对日本的无理阻挠,中国从外交、舆论、文化传播多维度作出回应,坚定捍卫历史正义:

外交严正表态:8 月 26 日,中国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指出,纪念活动的核心主题是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同时敦促日本 “彻底反省侵略罪行,与军国主义划清界限”,直指日方回避历史的本质。

舆论犀利反问:中国官媒以 “日本做了什么?” 为核心发声,对比德国前总理勃兰特 “华沙之跪” 的深刻忏悔,批评日本缺乏正视历史的勇气,揭露其 “一边逃避罪责,一边阻挠他人纪念” 的双重标准。

全球传播历史真相:中方宣布以 85 种语言向全球直播阅兵式,同时推出《731》《东极岛》等历史题材作品,通过多语种、多媒介形式,让国际社会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抗战史实,有力回应日方对历史叙事的操纵。

三、国际社会态度:日本 “劝退外交” 失败,陷入道义孤立

日本的阻挠行为并未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反而暴露了其在历史问题上的孤立处境:

多国明确支持中方:俄罗斯、古巴、塞尔维亚等 30 个国家已确认派高级别代表团参与纪念活动,直接拒绝日方的 “劝退”;巴拿马等国驻华大使还专程参观抗战主题展览,肯定中国 “以历史警示未来、为和平树立榜样” 的努力。

舆论谴责日本逃避历史:韩国民间团体多次发声,批评日本 “掩盖战争罪行、伤害亚洲受害国感情”;俄罗斯媒体也发文指出,日本的行为是 “历史修正主义的又一次暴露”,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历史真相。

日方意图落空:舆论普遍认为,日本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阻挠他国参与中方纪念活动,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的历史叙事,反而因 “害怕历史被提及” 的姿态,进一步损害自身国际形象,陷入道义上的被动。

四、深层矛盾未消:历史修正主义与东亚安全困境

日本此次的 “劝退外交”,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近年来历史修正主义的延续:从政客频繁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到教科书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 “慰安妇” 等史实,日本已形成一套 “系统性扭曲历史” 的机制。

而在现实战略层面,日本还在东海权益、核污水排放、台海议题上不断对华施压,试图联合美国及其盟友构建 “制衡中国” 的网络。历史认知的分歧与现实利益的博弈交织,使得东亚地区陷入 “安全信任缺失” 与 “和解进程停滞” 的双重困境 —— 日本越是逃避历史,越难获得亚洲邻国的信任;越是推进军事扩张,越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