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黔驴技穷,美国两款六代战机共用一体机壳,若不行就借鉴中国方案

发布日期:2025-09-03 03:06点击次数:126

据美国《战区》8月29日报道,波音公司最近推出了FA-XX的最新渲染图,这款为美国海军研制的未来舰载战斗机,外观和空军F-47几乎一模一样。不仅座舱、气动设计和雷达罩差不多,连传感器安装位置和隐身结构都几乎一模一样。

之前F-47刚刚拿下了空军NGAD六代机的竞标,而FA-XX本是海军自己开发的六代舰载平台,现在看起来,竟然越来越像是F-47穿上了水手制服似的。

这种共享一个平台的做法,意味着美国的两款六代机不再是两个独立的项目,而可能变成了一个基础平台的两个不同版本,一个为空军用,一个为海军设计。

在资金紧张、工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波音决定让两款战斗机共享设计框架和生产线,也许算得上是个理智的办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完全合理。毕竟,美国在五代机时代还专门推出了F-22和F-35,说明他们对不同需求还是有区分的。

眼看这个局势,怎么看都觉得像F-35的翻版,感觉挺像的。

二十年前,洛马也是靠一个平台、三种功能的想法,承诺五角大楼能搞出空军的F-35A、海军陆战队的F-35B还有海军的F-35C,最后不但搞出了号称史上最复杂的单发动机战斗机,还打造出三军都觉得凑合、但没人特别满意的折中款。

为了兼顾垂直起降、弹射拦阻和远程打击,F-35把原本灵巧轻快的战斗机变成了个满是折中的大家伙,结构变得臃肿难维护,维护难度增加,花的钱也多了不少,航程算不上特别出色,运动性能也一般。

要是真把FA-XX搞成F-47的舰载版本,走的还是那套平台多军种共享的老路子,估计最终效果也没比F-35出彩多少。

虽然看起来省了一笔研发费,但一旦投入到舰上使用,能不能应对频繁的舰载操作、抗腐蚀能力、稳定性和低速操控这几个难题,谁也没个准。

要是平台的布局设计不合理,再怎么优化也不过是在不断妥协中延续,搞得越改越像航空界的Office 365,没完没了。

一看就知道,中国的六代机发展路径跟别的国家完全不一样。

成飞和沈飞走的路线可真是截然不同,成飞搞的是歼-36,强调隐身和协同作战,好比一艘空中巡洋舰;而沈飞则推歼-50,追求高速高机动,主要是空中优先的制空平台。

这两家不仅在布局上各自独立,连传感器配置、座舱结构、任务定位以及平台样式都完全分开来开发,分别专注于空军体系和航母舰载体系,互不影响。

用分而治之的办法,虽然得同时搞两条生产线和两套系统开发,成本上看有点高,但其实优势挺明显。这样一来,每个平台都能专门为对应的军种量身定制,战术定位十分明确,技术方案也更清楚,不用在续航距离、起飞方式、机身结构这些方面反复让步或妥协。

将来一旦投入使用,这种专属飞机的设计,才能真正形成符合战斗需求的作战体系。毕竟也到了六代机时代,用那种千篇一律的思路来安排,显得太落后,也不尊重科技发展的脚步。

从F-35到F-47FA-XX,美国暴露出的问题,其实不只是飞行器设计路线上出了偏差,更反映出体制深层次的顽疾。

一方面,各个军种互相抢夺资源,缺少统一的安排和协调。

一面,军工集团更善于在国会和五角大楼里争取订单,获得资金,而不是专注于研发真正的战斗装备。

每次想着一次搞定,结果只会让技术变得越发复杂,制造和维护的开销也跟着直线上升。

美国的产业体系早就告别了传统工业,想要制造一架先进战机,得靠几百家外包企业和跨国供应链,一旦哪环出现问题,交货时间就会无限拖延。

更要紧的是,近年来美国空军的规划走向了系统工程,试图靠一个平台来支撑未来的战斗格局,结果越设计越不像传统的战斗机,倒像是飞机上装了个大服务器似的。

或者美国真该学学咱们中国的办法,谁的飞机谁自己搞设计,别丢人现眼。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