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横盘超3年!这8家央企创新药被张素芬、冯柳重仓,AI制药也在其中

发布日期:2025-08-06 06:04点击次数:92

本文系原创行业观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创新药板块近期轮番上攻,但有一批“低调分子”却静卧不动——8家央企背景药企横盘时间最短1年、最长超3年! 更罕见的是,牛散张素芬、私募大佬冯柳的高毅资产竟集体潜伏其中。政策暖风频吹下,这些“躺平”的国资药企是真没戏,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横盘央企药企名单曝光,牛散私募已提前落子

通过梳理周线级别走势,这些“时间换空间”的标的浮出水面:

(注:横盘时长统计截至2025年8月3日)

这些“静默”药企绝非平庸之辈,深层价值正被机构挖掘:

国家队资源碾压

背靠华润、国药、招商局等央企巨头,资金+渠道+政策支持三重保障:

太极集团坐拥56项在研管线,覆盖创新药与经典名方;

人福医药超60个1/2类新药项目密集推进;

天士力40款1类创新药中,25款已进入临床II/III期。

横盘≠躺平,研发暗流涌动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横盘期或是管线蓄力关键阶段:

中国医药:创新药TPN729MA完成III期入组,YPS345启动II期临床;

国药现代:从“仿制创新”向“自主创新”战略升级;

华润双鹤:引入AI药物开发平台,用算法提速新药发现。

牛散私募的“长线算盘”

张素芬、冯柳等顶级资金布局逻辑清晰:

政策确定性:央企系药企优先受益“国产创新药替代”政策;

估值安全性:多年横盘消化泡沫,部分个股市盈率不足20倍;

事件催化预期:临床进展、批文落地或成突破导火索。

横盘股的三重风险警示

尽管机构重仓埋伏,投资者仍需警惕:研发生死劫:天士力35款临床阶段药物若结果不及预期,估值或遭反噬;商业化能力:重药控股、昆药集团等销售型药企,面临集采与渠道变革压力;时间成本:华润双鹤等AI制药仍处早期,技术转化需3-5年验证。

结语:当市场热炒创新药风口时,国资药企的“横盘沉默期”恰成为牛散私募的黄金埋伏窗口。张素芬、冯柳的持仓动向,指向一个核心逻辑——背靠央企大树的新药研发,兼具资源壁垒与政策护城河。但创新药从来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战场,横盘越久,对管线兑现的要求越苛刻。或许下一轮行情领跑者,正从这些“卧倒”的选手中悄然诞生。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