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能想象吗?历史上竟然有个男人,一念之间,决定了一个朝代的生死存亡。1644年,吴三桂迁怒开关,引清军入关,直接送明朝上了死路。他的命运,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既是明朝的救火队长,也是清朝的“急先锋”。可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挥旗反清,转眼变成要命的“麻烦制造者”。他这手“变脸绝艺”,到底是运气差,还是天生棋差一招?如果当初他早点动手,有没有可能彻底颠覆清朝?吴三桂到底错过了什么?这些谜团,至今还像未拧干的毛巾,让人越琢磨越觉得里头还有水。
【第一高潮】
一提吴三桂,谁没两句要说的?有人把他当做民族罪人,说他引狼入室,坑了江山社稷;也有人说,他只不过是被命运推上了风口浪尖,就像被潮水卷着跑的小船,哪能抵抗时代的风浪?有意思的是,两边都想赢,谁都不让步。既然如此,吴三桂到底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是承担了时代巨轮的责任?更怪的是,明明拥有一手好牌,手里的兵越聚越多,他却偏偏在云南当起小地主,杀了永历帝,断了明朝最后一线生机。留一手,也许是为了等天时,但这步保守的棋,下得太迟了。这究竟是天性优柔寡断,还是胸中自有千秋大业?悬着的事,最能让人着急。
【发展过程】
我们来慢慢捋一捋。顺治十七年前后,清朝真正的地盘其实没多少——北边守着几个险要关口,南方还稀稀拉拉分布着反对势力,八旗军早已打得筋疲力尽。而吴三桂此时呢?一边收编大西军的精锐,地盘稳扎稳打,把云南、贵州等地都变成了自己的小王国。老百姓对清廷那帮“满洲官老爷”各种不服,反倒私下称吴三桂为“咱们的主心骨”。但也有乡绅议论,吴三桂要是打算反清,应该早点联合剩下的南明势力一块出手。当年清军南下,水土不服,人心未附,正好是个大破局的时机。可事实却是,吴三桂选择向清廷表忠心,不仅没有和南明联手,反而亲手把永历帝送上了末路,断了自己和南方百姓的感情线。乡人常议论:“要是这位大人头回脚就站对了地方,讲不定天下另有命数。”
【第一低潮】
表面上看,吴三桂算是风生水起。他杀了永历帝之后,讨了清廷的欢心,云南的日子算过得安稳。然而风平浪静的湖面下,早已波涛汹涌。清廷对吴三桂并不信任,但碍于局势还要靠他稳住西南,明面上是圣旨一封接一封,暗里却是派人监视,连他的粮饷都卡得紧紧的。吴三桂这边更难,下面的兵将对清廷意见极大,许多人内心始终认明反清,朝廷又不给他好脸色。最惨的是,老百姓眼中的吴三桂,从“灭了明朝的元凶”慢慢变成了“清朝的看门狗”,少了份信任,多了几分隔阂。反对吴三桂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说他只知道保自己地盘,不管百姓死活,也有说他左右不是人,想当新皇帝却没有人心。风中草,墙头草,左右飘摇,真正的危机正在发酵,只是还没爆发。
【第二高潮】
真正的猛料来了——谁也没想到,康熙刚登基,清朝朝内一下子乱了套。鳌拜专权,朝中党争不断。八旗军有元老分裂,有新生兵役不满,内部吵得比外面还凶。这时候,吴三桂如果突然反旗,他手上的几十万兵,正好是清廷最大的威胁。关键是,他还真动了心思。三藩之乱爆发时,他兵锋直指两湖,四川一带清军望风披靡,几乎没有哪道关口守得住。老对手尚之信和耿精忠也跟着起兵,南中国大地一下掀起腥风血雨。更炸裂的是,吴三桂当年没拉南明一起闹,如今只能靠孤军斗阵,结果越打越“独木难支”。此时百姓却开始悄悄怀念起明朝来,反而并不盼头吴三桂成功,多数站在一旁观望。清廷见状,赶紧大规模招募绿营军,打出“为天下安宁”旗号复仇反攻。前面埋的伏笔——错失联合民心,此刻全部爆发——吴三桂兵力虽强大,缺了民心,等于孤掌难鸣。康熙年轻,却借朝内外压力一口气压住了各路官员,不仅保住了满清天下,还趁乱清理了刚愎自用的权臣。吴三桂四年兵败,自己也病倒去世。竹篮打水,前功尽弃,大起大落一场空。
【第二低潮】
一阵腥风血雨后,中国大地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这份“安稳”,只是表面文章。三藩之乱平息,八旗军和绿营军付出了巨大代价,百姓苦难依旧,万里江山疮痍满目。康熙虽然掌控了大权,但底下文武百官之间分歧更深,外有民族矛盾,内有官民对立。南方地方势力依然心存不满,多少老百姓甚至在背地议论,吴三桂虽败,至少敢跟清廷较劲一把,比起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官员,算是条汉子。与此同时,清廷也彻底抹去了与明朝之间最后一点血脉联系,原本还能融合的汉地和满洲文化,这下变得更加水火不容。群体分化、民间分歧,社会矛盾像被压住的弹簧,表面压低,实际却更加紧绷。各种小动作不断,社会整体气氛始终不平复,历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表面歌舞升平,另一方面危机潜伏水下。
【写在最后】
这事要说简单也简单,要说复杂也真复杂。有人说吴三桂该早点造反,一口气推翻满清,好像换个人坐龙椅百姓就吃香喝辣了。可真要一味站在“明遗民”的角度,难道天下大乱,百姓苦难就能减少?真有这么容易,天底下还愁有坏官吗?别看吴三桂一副说干就干的楞劲,等真让他当皇帝,保不齐还是一个样。剖开来看,吴三桂这一生,打了很多算盘,却算错了最关键的一步——人心。他自以为自己不急不躁等时机,谁想到等来的不是东风,而是北风。只顾着守着自己的小地盘,错过了左邻右舍一起抱团取暖的好机会,高估了自己一手牌的分量。真要夸一句,那只能说他“善于权衡”,把左右逢源玩绝了,可惜命不好,始终坐不到热炕头。
【小编想问】
大家觉得,吴三桂是被时代逼得没路可走的可怜人,还是只顾自己得失错失天时的悲剧角色?再说得直接点,要是他当时早几年造反,真能改写历史吗?是不是换谁上台都是一出权力的老戏码,底下受罪的还是老百姓?你认同吴三桂命不好,还是觉得他才是自己最大的绊脚石?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吴三桂历史翻盘失败,到底是天命难违,还是自作自受?
前言 1948年10月10日——10月15日期间,国共双方为了东北战局,在塔山发...
大阪德比又来搞事情!樱花主场狂飙6连胜,钢巴客场却像迷路的小鹿——这场“关西内战...
各位书迷,快来听我说!今天要推荐给你们一本小说,简直是书海中的璀璨明珠!每一页都...
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养老金新政”这几个字?别说,看到这仨字,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