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报》(Politico),经常我们翻译成《政客》。这家媒体的总部位于华盛顿,以深度政治新闻报道和匿名信源内幕披露闻名,但却让特朗普及其内阁厌恶。
它的部分报道风格偏向美国的左派立场,长期被视为打击特朗普的主要舆论阵地之一,尽管在2012年成为首个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网站,但在特朗普上台后,被要求搬离在五角大楼的办公室,因为特朗普要求美国国务院全球驻外使领馆取消《政治报》、《纽约时报》等6家媒体的订阅。
什么理由呢?说是特朗普要求削减开支,并且一直担忧信息获取的源头……
对于未来,别说《政客》关心,其实所有都很关心,尤其是一个相对距离不远的未来,比如说五年左右的预测,所以《政客》在8月份对未来五年(2025-2030年)可能爆发的五场关键冲突,做出了自己的预测,我们姑且看一看有没有道理或者理由是否充分。
NO.1|壹
印巴核冲突(危机)
第一个就是印巴核冲突,注意,不是印巴冲突,而是加一个“核”字。
从1947年印度独立这一年算起,已经有三次印巴战争了,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的起因是英国殖民者撤离后,克什米尔土邦王(印度教徒)选择加入印度,引发穆斯林为主的当地民众反抗,最终联合国调停后停火,印度控制克什米尔60%土地,巴基斯坦控制40%,并形成实际控制线。
第二次印巴战争发生在1965年,以空军对决为主(是不是很像2025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空中大乱斗),巴基斯坦空军以劣势装备击落多架印度战机,但陆军未能突破防线,最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双方退回战前控制区,领土与宗教的严重分歧并未解决。
第三次印巴战争发生在1971年,需要留意的是,1971年这个时间点,两方中至少有一方(比如印度)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但并没有发生核危机。
今年5月份的新一轮印巴冲突中,带给印度是伤心的(数架“阵风”战机被击落)、带给法国是伤透心的(“阵风”战机是法国赖以出口的王牌),带给美国尤其是特朗普的是调侃的:特朗普一会儿说印度被击落了五架战机,一会儿又说其实是七架——无论五架还是七架,都让巴基斯坦十分开心!
在《政客》的预测中,印度与巴基斯坦仍然会因为克什米尔问题持续紧张。在未来的五年中,印度方面的触点是各类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会不断刺激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全面开战;而巴基斯坦国内重点是军方中的强硬派,未来不仅双方“都很想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各自国内的一些问题”,而且存在由于误判发生核危机,比如现在这两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印度约180枚、巴基斯坦约170枚)。
笔者补充一点:就目前全球实际拥有核武器的九个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这四个属于非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他潜在拥有核武器制造能力和资源的国家,当然远远不止九个,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德国等等,他们对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其实比起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要高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与我国接壤……其中,巴基斯坦与我们的关系一直友好,当年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我们援助过巴基斯坦方面。
NO.2|贰
波罗的海三国危机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位于欧洲东北部的三个国家,总面积约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600万出头,这三个国家都西临波罗的海,也都靠近白俄罗斯或者俄罗斯,曾经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这三个国家现在都是北约成员国,在2004年3月29日,这三个国家与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7国同时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东扩。
这三个国家现在都是欧盟成员国,在2004年5月1日,这三个国家与波兰、匈牙利等7国共同加入欧盟,成为该组织第五次扩员的核心成员。
这三个国家也是2022年2月到现在,一直在跟随欧盟的脚步,谴责、制裁俄罗斯并援助乌克兰。
20世纪90年代独立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其实一直是俄罗斯“心中的痛”,所以《政客》的预测是,未来五年内,随着俄罗斯从俄乌战事中抽身出来(长时间停火或者实现和平都有可能),就会以“收复历史领土”为由,试探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的防御能力。
一旦俄罗斯发动波罗的海三国危机,需要留意的是会不会引发俄罗斯与北约阵营的直接对抗,因为按照北约的相关规则,一旦成员国受到战争威胁,整个北约应无条件援助,包括加入到战争中。
NO.3|叁
中印边境冲突
《政客》的预测是,中印边境缺乏常规威慑机制,双方军队虽已达成部分协议,但误判风险高。
笔者认为,就目前来看,双方并没有在边境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我国外长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于2025年8月18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印边境问题达成十点共识——这些共识没有消除这些风险,基本都是偏向于务虚的。
比如重申通过友好协商维护边境和平安宁,同意成立划界专家小组和工作小组,推进边境有效管控;比如除西段将军级会谈外,后续会新增东段和中段会谈机制,并尽快举行新一轮西段会谈;比如推动经贸便利化,采取措施促进双边经贸投资流动,修订民航运输协定并恢复直航航班;再比如2026年将在印度举行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并扩大印度香客赴西藏朝圣规模。
重点是,这些共识是在印度受到美国关税(25%对等关税以及25%的惩罚性关税)打压后措施,看起来更像是印度的“权宜之计”,从历史上看,每当印度阶段性受到欧美嫌弃的时候,印度确实会主动向东方靠一靠,但印度的内心却一直期待欧美重新宠爱自己,并且甘愿成为欧美跳动中印边境危机的马前卒。
NO.4|肆
朝鲜半岛危机
按照《政客》的预测,他们认为尽管朝鲜目前利用向俄罗斯提供人员与弹药支援,换取石油、粮食、化肥以及某些领域的军事技术,但朝鲜自身的农业和工业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一旦俄罗斯不再输血,就会继续面临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其核武器成为应对威胁的最后手段。若朝鲜政权层面受到外部冲击,很有可能会采取不可预测的军事行动。
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发生于2006年10月9日,地时间10时35分27秒,在咸镜北道吉州郡舞水端里一座360米高的山地下水平坑道内进行,引发3.6级人工地震,相当于800吨TNT爆炸威力,是当时各国初次核试验中当量最小的一次。
当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包括武器禁运和奢侈品出口限制,并且导致此前通过《9·19共同声明》建立的半岛无核化进程中断,第五轮六方会谈被迫调整议程。有意思的是,朝鲜官方一直宣称核试验“100%自主技术完成”,无放射性泄漏,但国际社会普遍质疑其技术水平。
从此,朝鲜正式成为全球第九个拥核国家,加剧东北亚安全困境,并且在此次试验后,朝鲜又于2009年、2013年、2016年、2017年分别进行了四次核试验,但首次核试在政治和技术层面均为转折点——这些只是起步以及铺垫,发生在2023-2024年的朝鲜“火星-18”型试验是另一个重点!
在2023年7月的试射中,最大飞行高度6648.4公里,射程14000-15000公里,验证了固体燃料发动机与高超音速滑翔技术。到了2024年10月31日,朝鲜又发起了“火星炮-19”型试射,最大弹道高度7687.5公里,飞行距离1001.2公里,飞行时间86分钟,射程推算达15000-16000公里,可覆盖美国全境。而且采用12轴机动发射车,可能具备分导式多弹头能力,标志着朝鲜固体燃料技术的显著提升。
如何化解?其实根本无解,追求核武器是朝鲜这几十年来的夙愿!
结语
《政客》对未来五年的第五个危机的预测就是台海危机!
按照《政客》的分析,他们是将台海视为决定中美霸权归属的关键战场,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态度模糊,但美国印太司令部曾扬言要在台海制造“地狱景观”,冲突窗口期可能在未来五年内。
不过笔者认为,《政客》的预测和分析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并没有预测美国自身的风险和危机,比如2025年8月突然发生的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威胁和军事动作,美国自身可能因拉美地区的危机甚至冲突而陷入更大危机。
前言 1948年10月10日——10月15日期间,国共双方为了东北战局,在塔山发...
大阪德比又来搞事情!樱花主场狂飙6连胜,钢巴客场却像迷路的小鹿——这场“关西内战...
各位书迷,快来听我说!今天要推荐给你们一本小说,简直是书海中的璀璨明珠!每一页都...
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养老金新政”这几个字?别说,看到这仨字,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