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全球销量第一!又一行业龙头登陆A股,2980元可申购

发布日期:2025-10-10 09:27点击次数:178

当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的风机叶片在风中旋转时,叶片核心材料竟来自一家中国公司——道生天合。

这家企业不仅是国内唯一同时向维斯塔斯供应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供应商,更以全球销量第一的份额,悄然改写着高端材料领域的竞争格局。

随着它登陆A股市场,普通投资者只需2980元就能参与这只“隐形冠军”的申购,背后隐藏的行业变革信号远比数字更值得深挖。

风电叶片的制造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环氧树脂。

它像叶片的“骨架”,直接决定风机的寿命和效率。

道生天合在这一细分领域深耕十余年,2024年其环氧树脂销量达14.31万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该公司环氧树脂全球销量连续三年居首。

这种领先地位并非偶然。

风电叶片长可达百米,重量堪比卡车,环氧树脂需同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矛盾需求。

道生天合的产品覆盖了从陆上到海上风机的全部主流叶型,包括当前流行的碳纤维混合叶片。

技术壁垒是这家公司的护城河。

环氧树脂的配方涉及分子结构设计、固化剂匹配等复杂工艺,差之毫厘可能导致叶片在极端天气下开裂。

道生天合拥有47项核心专利,其中一项低温固化技术能将生产能耗降低30%。

生产线上,原料通过自动化系统精确配比,反应釜温度控制在正负0.5摄氏度内。

这种精度使得产品能适配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等不同整机商的定制需求。

下游客户名单折射出行业影响力。

维斯塔斯的选择标准严苛,需通过长达两年的认证周期,包括模拟台风、盐雾腐蚀等极限测试。

道生天合是迄今唯一通过其双料认证的中资企业。

国内客户群覆盖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叶片厂商,间接供应至三峡集团、华能集团的风电场。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胶粘剂已进入比亚迪电池包密封工艺,解决高温下材料膨胀差异导致的漏液难题。

财务数据呈现稳健态势。

2023年营收32.02亿元,净利润1.55亿元;2024年营收微增至32.38亿元,净利润持平。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5亿元,净利润0.86亿元。

利润率维持在5%左右,低于部分科技企业,但符合材料行业重资产特性。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68天缩短至2025年上半年的52天,显示回款效率提升。

资产负债率长期控制在45%以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募投项目瞄准新增长极。

5.6万吨高端胶粘剂产线将重点服务储能柜防火密封、氢能管道粘接等场景。

当前储能电池胶粘剂市场由汉高、3M等外企主导,国产替代空间约20亿元。

道生天合实验室中,一款阻燃胶粘剂已通过UL认证,可在1000摄氏度下保持2小时不失效。

另一款用于光伏板边框的有机硅树脂,耐紫外线寿命提升至25年,正与隆基绿能开展实测。

行业政策驱动需求放量。

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8吉瓦,中国占比过半。

海上风电增速尤为显著,广东、江苏等地项目推动大叶型风机普及,单个叶片环氧树脂用量达传统机型的1.8倍。

国补退坡后,风机价格战倒逼产业链降本,材料国产化成为整机商首选策略。

三北地区沙尘环境对叶片耐磨性提出新要求,道生天合近期推出的改性环氧树脂方案,使叶片前缘抗侵蚀能力提升3倍。

竞争格局暗流涌动。

境外对手如亨斯迈、欧林集团仍把控高端市场约60%份额,但受海运成本及关税影响,报价较国产高15%-20%。

国内竞争者康达新材聚焦军工领域,风电份额不足道生天合三分之一。

潜在风险在于化工原料波动。

环氧氯丙烷占生产成本40%,其价格2024年涨幅超30%,公司通过长约采购锁定70%用量。

技术迭代压力同样存在,下一代热塑性树脂可能颠覆现有工艺,实验室中已有企业尝试用回收塑料制备叶片材料。

申购细节引发市场关注。

5.98元的发行价对应市盈率29.05倍,略高于行业均值26.99倍。

网上申购上限2.75万股,顶格申购需沪市市值27.5万元。

今年以来低价新股表现抢眼,如9月上市的三协电机首日涨幅785%,但同期也有破发案例。

投资者需权衡风电行业周期属性——2022年抢装潮后,2023年装机量曾环比下滑12%。

新材料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在轨道交通领域,道生天合的拉挤树脂用于碳纤维复材螺栓套,替代钢制部件减重60%。

飞机舱内饰件认证中,一款低烟密度环氧树脂通过空客标准测试。

消费电子领域,手机中框粘接胶已送样华为实验室,解决5G天线信号干扰问题。

这些跨界尝试虽未形成规模收入,但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连续三年超4%。

产能布局反映战略重心。

上海基地专注小批量定制化产品,如风电叶片修补胶;南通新厂瞄准光伏胶粘剂批量生产,设计产能利用率达80%。

碳排放约束下,工厂采用余热回收系统,环氧树脂单位产品能耗较国标低15%。

绿色转型也带来新需求,如可降解叶片树脂的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应对欧洲即将实施的叶片回收法规。

供应链韧性经受考验。

2024年红海危机期间,欧洲客户面临巴斯夫断供风险,道生天合通过中欧班列实现15天紧急交付。

国内供应商网络覆盖江苏三木等环氧氯丙烷龙头,但双酚A等上游原料仍依赖进口。

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使人均产值从2022年120万元提升至2024年150万元。

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增强。

道生天合参与修订《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国家标准,新增海上环境耐盐雾指标。

在IEC国际标准会议上,其提出的叶片雷击防护测试方法被纳入草案。

这种技术影响力转化为商业溢价,高端型号产品毛利率可达35%,远超基础款25%的水平。

资本市场反馈初现端倪。

路演阶段,机构关注点集中于技术迭代风险。

一位基金经理指出,碳纤维叶片普及可能减少环氧树脂用量,但公司回应称新型多轴向织物需树脂浸渍量增加20%。

散户投资者更关心分红预期,招股书披露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30%。

国际比较凸显差异化优势。

与德国汉高相比,道生天合风电产品线更专注;较美国3M,其本地化服务响应速度更快。

海外拓展中,印度市场通过技术授权方式切入,规避关税壁垒;欧洲则收购荷兰老牌胶企Derako的风电业务,获取UL/CE认证资质。

这种“技术+资本”双轮驱动,使其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18%升至2024年25%。

产业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与中复联众合作开发碳纤维叶片回收技术,将废弃材料转化为建筑模板。

和远景能源共建实验室,探索树脂储能电池隔膜应用。

这些合作虽未产生直接利润,但构建了生态护城河。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材料企业未来竞争关键不在成本,而在能否嵌入客户研发闭环。

当资本狂热追逐新能源时,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是否被低估?

道生天合的环氧树脂霸主地位,究竟依靠的是国产替代的时代红利,还是真正难以复制的技术沉淀?

如果下一代叶片材料彻底告别环氧体系,今天的投资逻辑是否会瞬间崩塌?

这场关于材料革命的赌局,才刚刚揭开一角。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